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联袂获奖

- 编辑:BOB体育在线登录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联袂获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记者 关)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金属有机框架形成的贡献。获奖者甚至将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36万元)的奖金。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图。 “科学综合奖”:没有交叉就没有化学 “化学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工作中最重要的科学。他的发明和他采用的工业流程都是基于化学知识。化学是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领域获奖奖项。”向诺贝尔奖官官介绍化学奖就足以说明该奖项的重要地位。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116次。回顾其颁奖历史可以看到,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不乏跨界学者。他们的许多获奖成果并非来自传统的化学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也被嘲笑为“综合科学奖”。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冷冻电镜技术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生物物理学家,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进化控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生物学家。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成果将跨界“混搭风格”推向一个wagonG的高度。此时,诺贝尔奖与人工智能“擦出火花”。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方截图l 网站 2024 年诺贝尔化学奖将授予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 David Baker 以及谷歌“Deeptink”公司的 Demis Hassabis 和 John Jungper,以表彰他们破解了神秘蛋白质结构的代码。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海纳·林克指出,贝克成功地实现了几乎不可能的希望,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质。 Hassabis 和 Jungper 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 50 个梦想——预测蛋白质的复杂结构。 贝克曾表示,他之所以获得这一荣誉,是因为他站在巨人队的肩膀上。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实际上体现了强大的人工智能,它使人们能够将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到蛋白质设计中,大大提高设计和准确性能力。 点亮日常生活:这些发明改变生活 相信大多数人的衣橱里都有一条牛仔裤。这牛仔布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与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道夫·冯·拜尔的研究密切相关。 他推动了靛蓝这种独特蓝色的工业化生产,取代了从靛蓝植物中获取染料的传统方法,并将一种匮乏的牛仔布带入了许多人的衣柜。 拜耳在近 20 年前首次见到靛蓝,计算出其粗略结构和准确的化学式。 1897年,第一批合成靛蓝正式上市,掀起了工业热潮。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估计,全球每年售出超过45亿条牛仔裤,其中大部分是由合成靛蓝染色的。 从儿童玩具到仪器容器,从电脑外壳到汽车零部件,从牙刷筒到飞机零部件,塑料制品遍布生活的各个场景。 这种“无处不在”的便利背后离不开高分子化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953年,德国科学家斯丁格因高分子化学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3年,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和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些研究推动了塑料领域技术的发展。 “核磁共振”、霓虹灯、锂电池……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生命热力成果,已经被科学家们拒之门外。 或许正如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伊格纳罗所说,“诺贝尔奖科学奖获得者的任何发现都不应该被追求,而应该造福于公众。 资料图:诺贝尔奖章。 盘点:近十年获奖者成就 从1901年到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97名获奖者。以下是过去十年和第三届的获奖者名单他们的主要成就: 2024 年: 大卫·贝克 (David Baker)、德米斯·哈萨比斯 (Demis Hassabis) 和约翰·荣格 (John Jungper) 荣获“破解蛋白质结构密码 ParA”奖。 2023 年: Mongi Bavandi、Louis Bruce 和 Alexei Yekimov 因其对体积点的发现和合成做出的贡献而获奖。 2022 年: Caroline Bertozzi、Morten Meirdahl 和 Carl Barry Sharpless,感谢他们对生物正交化学和化学的贡献。 2021 年: 大卫·麦克米伦和本杰明·利斯特因“推进不对称器官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 Manue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Dowdner 因其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贡献而获得荣誉。 2019: 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汉姆和吉野彰因对锂电池研发的贡献而分享诺贝尔奖。 2018: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利,以表彰他们的成就酶的直接进化以及肽和抗体展示噬菌体的技术。 2017年: Joachim Frank、Richard Henderson 和 Jacques Dubochet 开发了 Cryo-Electron 的显微镜技术,能够以非常高的分辨率确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结构。 2016年: Jean-Pierre Sauveang Qi、Fraser Stoddart 和 Bernard Ferling 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奖。 2015年: 托马斯·林达尔(Th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和阿齐兹·桑斯(Aziz SANCE)因其在研究基因修复机制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中国“双庆”期间民众旅游热情空前,假日经济展现活力 海南产业经济新观察:一块冲浪板引发新消费热点 一根杆子“长”出智慧之根:全面智慧的杆子诠释了广州数字经济的主要领域 2025年国庆票房超18亿,这类大片ster是最受欢迎的 为什么要用蚯蚓钓鱼?也不在水里。 水乡教育平潭:歌里忆江南 寒露节气即将到来:为什么要吃芝麻? 70年前的今天,钱学森回到中国 这辈子一定要去吴桥看杂技,进“江口”! 跟着电影去旅行。 “两个方向”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寒露节气味觉图发布,带你尝尝秋天的美味 中国年轻人“需要、想要”旅行,带来热情的“旅游” 中新网评论:“鸡排哥”走红,考验管理水平和城市服务水平 政府食堂节日期间火爆:城市如何利用服务“惠客吸粉”? 杨汉森恩师徐昌锁去世,没等到NBA弟子季前赛首秀 “科普旅游”在中国县域兴起s 一生中你应该去看看吉林蛟河 1块月饼=4碗米饭?健康吃月饼的6个注意事项